《金剛經》講座(21)

主講法師

見岸法師

李秀敏 / 李瑩 整理

上次在談「舉聲聞為證」時,我們有講到四果,曾經稍為跟各位說明,不還果就是第三阿那含果,又叫不還果。「不還」,是指不再還入娑婆,可是他還沒有證阿羅漢,他到那裏去了?論典裏面是說他到不還天,因為他還沒有出三界,卻又不來人間、不在三惡道,因此到一個不用再來受生的地方。有的論典是說在色界最上面五個天,稱為五不還天,但是有些部派認為不是這樣。這是部派間的異說。就像色界,有說二十八天,有說二十一天,有說十八天等等。如果講五不還天,那就是指色界的最上面五個天,也就是無想天以上──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聖者證三果之後,依著禪定力,往生色界五不還天,在那邊繼續完成他證阿羅漢的功課。但是通常證三果之後,只要再加把勁,此生就會證阿羅漢。如果此生不證阿羅漢,像佛陀時代很多在家居士是證三果的,證果之後就到五不還天。以上是回答同學的問題。

【之二:嚴淨佛土】

        我們今天要講第十分的第二個主題──嚴淨佛土。《般若經講記》第67頁,經文是這樣說:「『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否?』『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上一次我們講這一分的第一個主題時,是講菩薩「得無生忍」,所舉證的是釋迦菩薩,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讓我們了解到釋迦如來還未成佛之前,是何時證到無生法忍的。現在這段是講菩薩的志業,要學習菩薩「嚴淨佛土」。

◎菩薩以莊嚴淨土為本願

        「嚴淨佛土」是什麼意思呢?任何人要成佛,必須先修菩薩行;要修菩薩行有一個方向,就是一定要嚴淨佛土。這個清淨國土包括「環境清淨」與「人清淨」,這樣的淨土是菩薩因地修行時慢慢完成的,淨土完成之後就成佛了。所以《講記》第67頁第二行提到:「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事業,有二:一、莊嚴佛土,二、成就眾生。」印順導師在這一段裏面,告訴我們莊嚴淨土的意義在那裏?為什麼修菩薩道一定要莊嚴淨土?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在眾生不同的根機中,有的人不一定要成佛,只要得人天功德,未來世比較好命就好了,至少下輩子要出生在沒有土石流的環境。雖然學佛可以得到這樣的福報,但是不學佛也可以得到這樣的福報啊!佛法涵蓋很廣,這樣的人天福報,也在佛法裏面是被允許的。有的眾生的根機,是要出世間得解脫,不要再來人間,不要再來世間輪迴,就不會受苦。但是有些人他將心比心,我不願受苦,別人也不願意受苦,我們要安樂,別人也要安樂,他會於心不忍。這種大悲心深重的人,他就要想辦法去除眾生的苦迫。眾生的苦迫有時候來自於個人心性,有時候來自於大環境,像颱風來自大環境,讓很多人流離失所,很多人因而喪失生命,有些人受傷,這樣的苦迫來自大環境。有些苦迫則來自於個人的煩惱,諸如感情糾紛,如報載許多的感情糾紛都是殺來殺去,很苦的。這些都是菩薩要為眾生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就是要把苦痛的人生轉為清淨的人生,這是菩薩的願。因此莊嚴淨土的深刻的意義是,菩薩以他的大悲願力為本,立這個大願,可是他一個人的力量不夠,需要有一些同願同行的菩薩們,一起完成這個淨土。這個淨土要怎麼樣去完成?必須他自己去努力修六波羅蜜與四攝法。因為六度跟四攝法是以利益眾生為主的,就是說他的修行的重點只有一個,就是要利益眾生,這是要用六度四攝來完成的。所以,我們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不可能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人,他一個人怎麼能成就淨土?一定要有菩薩,至少有我們願意想去的人,如果沒有人願意去,也沒有人需要,那麼就不會有這個淨土存在。就像一個國家之所以稱為國家,它必須要有領土、政治組織、人民,才叫做國家。有沒有可能沒有人民,只有一個政府?不可能!一個國土,是這樣子形成的,那麼一個淨土也是這樣形成的。因此,莊嚴淨土與成熟眾生,就是菩薩的一個目的,他修行的重點在這裹,他必須有同願同行的人。所以,各位如果發願,就要發願莊嚴淨土。其實,大家跟著您們的師父、善知識修行,就是在同願同行莊嚴淨土。在座有些親近別的道場,信徹寺或紫竹林精舍、法鼓山也好,你們認同師長的願,就是同願同行,您不能認同就不會同行。

        我們習慣一種說法,就是只說「我精神上支持你」,我們這樣想的話,師長的願是不會圓滿的,對不對?比方說,師長發願要成就一個清淨莊嚴的志業,像是文化事業或是安寧療護等等,您如果覺得認同這個願,就要同行。講堂的願就是把正確的佛法傳播出去,如果您認同,就要同行。要怎麼同行?努力聽聞佛法,聽聞佛法之後隨緣隨分隨力去與別人分享。我們周遭的人都有佛法正見,就是一個淨土的完成,它不是戲論。印順導師在《講記》第68頁第一段,先說明淨土的意義,不然有些人會認為菩薩為什麼要莊嚴淨土。整部《金剛經》在講般若思想,在講如何證到無生法忍。這跟莊嚴淨土有什麼關係?因為這是菩薩修行的重點。

◎三句論法證成淨土

        佛陀問須菩提:「你覺得菩薩有沒有在莊嚴淨土?」事實上是有沒有?我們都認為是菩薩就應該要莊嚴淨土,須菩提說:「不也,也尊!何以故?莊嚴淨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這句話是很有名的三句論法。它包括假觀、空觀與中道觀,這是《金剛經》的一個重點。為什麼須菩提說「不也」?為什麼他會說「沒有」?事實上他說沒有的原因,請參閱《講記》第68頁第一行:「須菩提本般若性空的正見,回答說:沒有真實的國土可莊嚴,也沒有真實的能莊嚴法。」這段解釋是說如果一個悟到無生忍的菩薩,具有空性見,有般若性空的正見的時候,他會說沒有真實的國土可莊嚴,沒有真實的能莊嚴法。這就是我們一直在講的,當您能夠破除執著,超越相對的能所分別時,在做任何的事情,雖然行為在做,可是心裡不執著有一個能做的人與所做的事。一位八地菩薩或是證到空性正見的菩薩,當然也沒有這種執著。為什麼會沒有這種執著?因為他很清楚這個國土是因緣和合的假有。我們前面提到,不是只有這位菩薩在莊嚴國土,還有同願同行的人與他一起完成,還有與他相應的眾生,他必須努力修六度四攝,這些都是和合莊嚴國土的眾多因緣。至於他如何成熟眾生?如何度化這些眾生,也是要眾緣和合,不是只憑菩薩一己之力,也緣於眾生願意被度啊!所以,我們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因此不論是國土也好,眾生也好,能夠被度化、能夠莊嚴國土,都是眾緣和合。既然是眾緣和合,沒有一個實質不變的主體的話,這就是空性正見。有這樣的空性正見存在,就不會執著說我有一個淨土、很多眾生,我有很多能夠莊嚴的法門。所以須菩提才會說「不也」。須菩提得到般若空性正見,當然會有這樣的體會。

        這種三句論法在後面的經文也會看到,如果看到這三句論法,就如上述那樣去思惟。我們說空、假、中三觀,經文中的「莊嚴佛土者」是假觀, 也就是說這些莊嚴的佛土,是眾緣和合沒有自性,是假有的、假和合的,是為了眾生的苦難而存在的,不是本來存在。淨土並非本來就存在,一定是有人需要,它才會產生。有人有苦難,所以有菩薩;有菩薩發願,就有淨土。所以「莊嚴佛土者」,是說莊嚴淨土的相是有,但是眾緣和合的假有。「則非莊嚴」,是指這些莊嚴相,既然是和合的,它就不是實質不變的,沒有一個主體的自性,所以叫「則非莊嚴」,這是空觀。所以,你不能夠執著於這個莊嚴的外在,要有無實性的知見,就是空觀。「是名莊嚴」,可是你又不能說:空就是一切都沒有,否定掉一切的存在。如果閉著眼睛生活,否定外在一切是不行的,所以「是名莊嚴」表示它還是存在,要在假有當中去覺悟到空性,就是「是名莊嚴」。「是名」的意思是說前面的空觀與假觀合起來,空假不二的中道觀,不偏空不偏有。

        同樣的,一個有智慧的菩薩,也是要這樣看待事情,我們雖然是初發心菩薩,亦當如此。大家都會唱「我的家庭真可愛」,你有一個美滿家庭的時候,套用三句論法就是「家庭美滿者,則非美滿,是名美滿」。我的家庭真的很美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子女孝順,夫妻和諧,可是馬上要想到,這是因緣和合。你不能說我學佛就能夠感召美滿家庭,你要有人相應,你的同修、子女,也要有那樣的心情,有那樣的個性、人格,這些都是因緣和合。慢慢你內心會產生一種感恩的心。所以則非美滿,實質上這個美滿的事情,不是固定永遠不變,它是空性、無自性的,所以我要好好珍惜。因為既然無自性,就會變化。我今天不努力,今天再不好好經營,明天美滿的家庭就會變成苦難的家庭。所以,你要想「則非美滿」,要有這種警惕心。「是名美滿」是說我要感恩,事實上我真的很幸福。總而言之,我們生活中都是這種三句論法,這就是佛法的般若智慧最高的境界,就是中道觀。中道觀是具足假觀、具足空觀,然後又能不偏空不偏有,很感恩的去珍惜目前的一切,然後去經營目前的一切,維持現有的成就。若不夠好,就再努力打拼,讓它變好,這就是中道觀。所以,這一段的三句論法,後面也都是這樣解釋,後面幾分有些是重覆的,前面講詳細一點,後面就可以很容易了解。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聽到須菩提是這樣的回答,佛陀是很歡喜的,因為須菩提真正懂得真理。所以佛陀說:「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這個「如是」是指前面那段三句論法「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也就是要離三相-我相、法相及非法相。「應如是」就是指前面所說,應該這樣子生起清淨心,清淨心就是下面的經文:「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總歸一句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們先講「不應住色生心」,色、聲、香、味、觸、法生心都不該住,為什麼?因為眾生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每天都要看、要聽、要吃、要聞、要接觸。凡夫如果內心的貪、瞋、癡還未斷除之前,六根緣六塵的時候,都會依著煩惱的造作,發動對外境產生某種的執取,或某種的排斥。這就是生心,生什麼心?生執著之心。這個執著包括好的、可愛的執取,以及不好的、討厭的、排斥的,這些都叫執著之心。我們六根緣六塵的時候,對於滿意與不滿意的境界,都會生執著之心,這個時候若有修空觀、般若智慧的人,應該要不住,不要在相上去產生執著之心。《講記》第69頁倒數第7行提到:「應不住(著相)一切法,不住而住的住於空性,於無可住的法性而生淨心。」就是不住一切相。導師前面講過對於外在種種相而生起的貪、瞋、癡,會造成很多的痛苦,因為內心執取就容易造業。喜歡的東西會抓著不放,一點都不會分給別人,別人想要跟您討一點、跟您分一點,您就會罵人,甚至會傷害別人。像現在有許多感情糾紛的例子,其實太太也沒怎麼樣,先生一看到她跑到隔壁找那個歐吉桑講話,就怒火心中燒,因為他執取太太為己有,所以不容許別人跟他太太很好。眾生的問題是當別人接近我們所喜歡的人或者喜歡的東西時,馬上會產生因為喜歡而排他,這樣就會造業。佛法說惑、業、苦有密切的關係,因為煩惱的造作驅動而做出一些行為,或是以惡口去罵人,或是傷害別人,然後這些行為的業力就會牽引我們去輪迴,所以執著心會帶領著我們在苦痛的深淵裹面不斷的流轉。因此,佛陀說我們可以面對這些外在的一切,我們只要明明白白的知道事情的一切相狀,而不要讓自己有強烈的執取,不要有那種強烈執取的貪慾,或是那種瞋怒,這個時候就是清淨心,所以說「應不住一切法,不住而住的住於空性,於無可住的法性而生淨心」。什麼叫「於無可住的法性」?要先了解「不住而住的住於空性」,這是說我們現在所黏著的外境,色、聲、香、味、觸、法是什麼?是假有的,對不對!都是如幻如化、稍縱即逝的。美麗的人能夠永遠美麗嗎?不能!擁有的財富能夠永遠擁有嗎?一千萬就一千萬,一毛都不少嗎?不可能。所以,我們能夠執著事情一直保持不變?不可能!它一定會變化的,一變化就充滿無常性、可變性、空性。我們能夠知道這樣的空性,就知道對「於無可住的法性」,是沒有辦法掌握的。對於沒有辦法掌握的東西,為什麼要去掌握它呢?就像月亮根本摘不到,為什麼強要去摘取它呢?欣賞就好了嘛!月亮很美,我們可以欣賞、觀看,而且大家都可以看,為什麼一定要把它擁為己有呢?所以,對於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可以欣賞,可以用它、享有它,可是您不能夠去執著它,這就叫「於無可住的法性而生清淨心」。這樣的清淨心,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在生活環境裏面,我們沒有比別人少什麼,可是卻比別人多一個清淨心。生活中可以照樣睡、照樣吃、照樣歌唱,但我們比別人多了清淨心,就是不執著的心。這是很深的智慧,生活就要這樣。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很有名,六祖慧能就是因為聽到這句話而開悟。慧能俗家姓盧,家境貧苦,從小父親就往生,所以他就要奉養母親.他上山砍柴,劈成柴火,挑到市場去賣。但是不一定有人買,有的人需要,有的人則不需要。以前柴火賣得都很便宜,所以他生活很困苦。有一天他擔柴到市集去賣,沒有人買,他就在一戶人家的外面等,看看有沒有人要買他的柴火。這時候屋子裏面有位居士正在誦經,慧能雖不識字,但他非常注意聽,覺得能聽得懂的,其中一句話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聽到這句話時,他就豁然開朗,突然就懂了,慧能就在窗外問那位居士說:「您在誦那部經?」居士答稱《金剛經》。慧能就說:「這《金剛經》寫的真好。」居士心想您又不懂,怎麼知道《金剛經》寫的好不好,居士說:「您講給我聽。」於是慧能把經文義理講給居士聽,這老居士一聽,嚇一大跳,心想:「這年輕人怎麼懂《金剛經》的道理?」就問他說:「你以前有沒有讀過這部經?」慧能說:「沒有!我剛才在窗戶外面聽你念的哪!」老居士覺得這位年輕人真不簡單,很有智慧,可是老居士寒不知道慧能已經開悟了。老居士告訴慧能,他是在湖北跟五祖弘忍學《金剛經》的,並建議慧能前往湖北求法。慧能表示尚有老母要奉養,而且沒有盤纏。老居士表示願意替他奉養母親,並給他路費,要他前往湖北求法。如果沒有這位老居士發心,有沒有六祖慧能?不見得。但是這是個人的因緣,一個人能不能遇見善知識有時候是不可思議的。於是慧能就從廣東千里跋涉,好不容易走到湖北弘忍大師的道場去。那是禪宗的道場,當時參禪風氣尚未很盛行,他們不講經,都是坐禪,透過靜坐讓心去體會真理。當時弘忍的道場有個請法的儀式,就是弘忍大師開示,座下的徒弟或學生們,有問題就問,沒有問題就散會。慧能跟了幾次,就知道問問題的儀式。他學起來之後,有一天又是開示大會的時候,他走到中間跪下發問。五祖問他:「你從那裏來啊!」他說:「我從廣東來。」以前中原地帶的人稱呼南方人為獠子,就是野蠻之族的意思,有點輕蔑之意。五祖只是隨口說:「噢!原來是個獠子。」就是說你這個嶺南來的什麼都不懂。這時慧能是已經開悟的人,他就在大堂之中講一句話說:「請問和尚,人有南北,佛性有南北嗎?」在場只有五祖聽懂他的意思,其他的人都聽不懂。五祖一聽, 知道這人心性不同於常人,但是也不動聲色,就說:「好吧!你是在家眾(在座大多是出家眾,只有少數一兩位在家眾),既然有心來跟我學,你就去廚房裏面舂米。」慧能這一去廚房培福,就是好長的時日。

        後來五祖年紀大了身體不適,想要傳衣缽。禪宗自達摩祖師開始,都是傳衣缽的。可是他弟子眾多,衣缽要傳給誰呢?總是要傳給明心見性的人。五祖就宣佈:「有誰明心見性了,就出來寫一個偈子,我看過後如果確實已明心見性,這衣缽就傳給他。」中國人很謙虛,連求法都很謙虛的,大家心想:「我們不用做什麼偈子了,因為我們有個首座和尚神秀。」神秀是他們之中最優秀的,有神秀在,大家就沒有資格做什麼偈子,還是老實修行好了。神秀可就騎虎難下,人性是很特殊的.他心想自己還未開悟,沒有明心見性,可是大家都認為他是最優秀的,再不想個偈子出來,以後人家怎麼會來聽他講經。他有一種壓力,就是人家說他是最優秀的壓力,所以他一定要寫出偈子。可是,他沒有把握寫出來一定是最好的,而且是見法的偈子,但不寫也不是,內心很矛盾。突然,他想到一個方式,乾脆用匿名的,不寫出自己的名字。他心想,寫一個偈子貼出來,大家就會去看,消息會傳到師父那裏去。如果五祖和尚一看這是個明心見性的偈子,再出來承認是他做的偈子,否則就默不作聲。他這樣想了之後就寫出一個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偈子貼出來之後,許多剛出家的人看到了,心想:「這個偈子雖看不太懂,但應該是首座和尚寫的。」於是趕緊請五祖出來看,五祖一看,知道這偈子是沒有開悟的,可是他講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嗯!這偈子寫的真好,你們要把它背起來,常常去想它,將來你們都會開悟。」他是說「將來」,意即你們這樣努力去修,將來都會開悟、都會解脫的,所以大家趕忙將偈子抄起來。人都是崇尚權威的,一聽到五祖這樣推崇,就跟著一直讚歎,神秀當然出面承認偈子是他寫的。每個人都把偈子背起來,走路也唸,做事、坐禪、遊玩也唸,就像在唸阿彌陀佛一樣。甚至還有人去頂禮這個偈子(《六祖壇經》裏面提到有人禮拜這個偈子),擺一張桌子,上香供花,供養這個偈子。而且不止這間寺院裹面的人如此,連外面的在家居士也都來背誦、頂禮、供養這個偈子,形成一股風潮、一種流行。

        後來有一個在廚房工作的小沙彌,回去廚房工作的時候,就在唸這個偈子,被慧能聽到,就問他:「你在唸什麼?這是什麼偈子,你快唸給我聽。」小沙彌說:「你不懂哪!努力舂米就好了,不要管那麼多。」慧能說:「我就是不懂才問你嘛!」慧能並且尊崇小沙彌為上座,小沙彌經不起他褒獎,就帶他去公佈欄看偈子。慧能不識字,就聽別人唸,一邊唸他就一邊搖頭。大家並沒有注意到他的舉動,可是有一位當官的刺史發現,這年輕人怎麼人家一唸這偈子,他就搖頭。就問慧能為何搖頭?慧能回答:「這偈子寫的不好。」刺史再問:「你為何說偈子寫的不好,你看得懂嗎?」慧能說:「我看不懂,可是我知道它寫的不好。」刺史就說:「那你有辦法就做一個比它更好的嗎?」慧能說:「我會做偈子,可是我不會寫字。」刺史說:「你不會寫字,如何會做偈子?」這時慧能又講了一句話說:「我會不會做偈子,跟我認不認識字沒有關係。」這當官的一想,這年輕人講話跟人家不太一樣哦!他說:「好!你有辦法做一個偈子出來,我就幫你寫。」於是慧能就唸出這個很有名的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偈子貼上去之後,很多人仍然是看不懂,就請五祖出來。五祖一看嚇一跳,連忙問是誰寫的,旁人說是慧能唸出來的。五祖心想,慧能尚未出家修行,不能將眾人所爭的衣缽傳給他。於是,就把偈子撕下來說:「這是什麼東西?還未開悟!」說完就把它撕了,並叫大家好好背神秀的偈子。半夜的時候,五祖就到廚房,與慧能兩人有一段對話,就是很有名的公案。五祖問:「米熟了嗎?」慧能就說:「早就熟了,欠篩過而已。」意思是說:我的米早就舂好了,還沒有篩過而已。也就是說:我已經開悟了,只是還沒有得到你的印證而已。五祖就用拐杖敲地三下,意思是說,你前夜三更的時候再到我的房間裏面。那晚五祖就將衣缽交給慧能,並用《金剛經》跟他印心。

        各位要記得,達摩祖師從印度來的時候,他帶來的是《楞伽經》的禪法。所以,從達摩初祖到二祖、三祖、四祖道信,都是用《楞伽經》印心。在四祖道信時,才改成《金剛經》印心。所以,四祖傳五祖是用《金剛經》印心。於是五祖要傳衣缽給六祖慧能的時候,他也是用《金剛經》跟他印心。《金剛經》怎麼跟他印心?不是用《金剛經》跟他碰一下叫印心。而是五祖講一次《金剛經》的道理,或是用問答,或是要慧能講,看他是否從《金剛經》悟到般若空性,或是《楞伽經》講的悟到清淨自心。五祖用《金剛經》跟慧能印心之後,就確定這個人確實是開悟之人,就把衣缽交給他,叫他趕快跑。後面還有一小段很精彩,有關禪宗如何變成參話頭跟頓悟的法門,就是從這時候開始。

        六祖慧能半夜拿著衣缽跑了之後,第二天、第三天,五祖都沒有出來,第四天還是沒有出來。大家就奇怪五祖為什麼都不出來,是生病了嗎?然後就揣測他已傳了衣缽,所以都不出來上殿,也不出來開示。衣缽傳給了誰?一問之下,神秀並沒有拿到衣缽,但是慧能不見了,難不成五祖偷偷把衣缽傳給他?大家心裡不服氣,打算要去追慧能。這時候有一位慧明和尚,他會輕功,跑得比人家快,已經隔了四天,還是追上六祖。六祖一看有人來,就躲到草叢去,把衣缽放在石頭上。慧明和尚遠遠看衣缽在石頭上,可是找不到慧能。他想:「沒關係!我先將衣缽拿回去。」結果他怎麼拿都拿不動。各位想想一件袈裟(衣服)跟一個吃飯的缽(大碗)有多重?他一個練武功的人會拿不起來?他覺得不可思議,就叫說:「你是不是在附近,如果是,你就出來!」慧能出來之後,一拿就就將衣缽給拿起來。慧明覺得不可思議,這人不簡單,應該是大有來歷,就向慧能懺悔,請他開示。結果慧能只跟他講一句話:「明上座,不思善,不思惡,明上座本來面目如何?」叫他自己去參,這明上座(慧明和尚),事實上修行很久了,對佛法也有一點體悟。他一聽就知道,慧能在叫他參這個話頭,要他去找自性清淨心。什麼叫「不思善,不思惡,明上座本來面目如何?」,就是說不要用你的思慮、智商去善惡分別,要直接去看看,得到你的自性心嗎?你的本來面目如何?慧明趕緊頂禮慧能,慧能就說:「你趕快去吧!」慧明回到寺院裹面,努力去思考這句話,這就是參話頭的由來。禪宗後來很多都是在問父母未生之前本來面目如何?各位要記得,慧能是頓悟,他沒有先皈依三寶,再拜佛、持咒、聽經,然後才開悟。你會說不知道自己是否也能這樣?其實這是個人的宿世善根,羨慕不得。

        後來神秀到北方去了,北方是漸禪,就是漸悟,慢慢修,慢慢開悟,精進坐禪之後才開悟。慧能教的頓禪,就是點你一兩句,讓你去頓悟。南頓北漸之分,是這樣來的。甚至慧能曾經講過一句,他對於坐禪不認同的話,那句話很有意思。他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那爭個什麼?什麼是「生來坐不臥」?我們出生的時候是不是坐著出來的?在媽媽肚子裏是不是坐著出來的?難道是躺著嗎?不是的,我們出生時都是坐著出來的嘛!出生之後,每天認真坐禪,練不倒單。可是死掉的時候,能不能坐?不能坐,只剩下一副臭骨頭。那我從佛法中得到什麼東西?所以他不認為開悟一定要從坐禪當中得,才說「行住坐臥皆是禪」、「挑水劈柴無不是禪」,就是這樣來的,因為慧能自己是這樣開悟的。可是問題是,反過來說,現在我們是不是這樣學?您們搖頭,因為根機不同。當然我們可以知道這種方法,可以去試試,但不見得有一樣的結果。有人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的經眼,是這部經的名句,就是從六祖的典故來的。

        總之,佛陀是要告訴須菩提:莊嚴佛土之事,菩薩還是要做的,只是在莊嚴佛土的當下,不能對外在的一切色、聲、香、味、觸、法生執著心,「應無所住」,內心沒有任何的染著,讓您的清淨心生出來。「而生其心」,這個心就是前面講的清淨心。「應無所住」就是不執著,以空性見來生清淨心。所以,清淨心是來自於空性見的。就是說我們要有空性的智慧,才有可能生起清淨心,因為菩薩們在莊嚴佛土的時候,一定要接觸色、聲、香、味、觸一切法。一切的國土與世間,就是在這些五欲六塵當中成立起來的,在五欲六塵當中,用煩惱心相應,它就是五濁惡世;用清淨心相應,它就會變成莊嚴淨土。

        以上是第十分的第二個重點,第三個重點是法性身,就是佛的報身,雖然只有兩句話,可是內容蠻多的,還要稍為提一下佛的三身,這部分就留到下次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