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座(20)

主講法師

見岸法師

李秀敏 / 李瑩 整理

[舉菩薩為證]

今天要講第十分。第十分與第九分是有關係的,七、八、九、十分是一個主題,第七、八分是舉如來為證明;第九分舉聲聞為證明;第十分舉菩薩為證明。聲聞、緣覺、菩薩、佛是賢聖,以這些賢聖來證明明心菩提是能證的,每一個人若發菩提心,也修般若波羅蜜的話,從凡夫開始一直精進修行,就會修到菩薩位,修得如來果。阿羅漢、菩薩、佛這三種聖者的階段,差別在於悲心是否圓滿;而其無分別智、無生法忍的本質是一樣的,但因為悲心是否圓滿廣大,聖者的般若證量便有所不同。第七、八、九、十分,所要告訴我們的,就是大小二乘聖者同證菩提。

第十分分成三個部份。首先經文說:「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到這裏為止,是第一個主題,說菩薩證得「無生法忍」的境界。以下的經文是第二個主題:「『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段經文是說「嚴淨佛土」。菩薩成就無生法忍之後,最大的一個事業就是要莊嚴眾生、成熟淨土。第三個主題是經文最後兩行:「『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也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這段是談「成就法身」。第三個主題與第二個主題,差別在於「成就法身」是菩薩自利;「莊嚴淨土」是利他。在諸佛淨土裏,不只有清淨的環境,還包括清淨的眾生,依報、正報二者相互影響。

【之一:得無生忍】

先說明第一個主題:「得無生忍」。如果依菩提道修行,前面講的,要發心、安住,然後明心。修到明心菩提時,就會證到無生忍。首先,佛陀告訴須菩提,自己過去在然燈佛時代得到無生忍,《講記》第65頁倒數第二行提到:「據說:釋迦在過去修行菩薩行時──第二阿僧祇劫滿,曾在雪山修學。學畢,出山。」修到第二阿僧祇劫,就是在修菩薩行,這是故事的關鍵。然燈佛的時代,釋迦菩薩修菩薩道已經第二阿僧祇劫圓滿,得無生忍,證七地;如果他是在遇到然燈佛的時候,才開始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就沒有那麼快證得無生法忍。

◎ 阿僧祇劫

我稍微解釋一下阿僧祇劫的關係。佛門裏面講要成佛先修菩薩道,並不容易,不是我天天修行,一年後就可成佛,沒那麼簡單。祖師有一句話說: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情。修行不是只有一輩子而已,是生生世世的事。如果現在不趕快修,要等到何時?別說等我老了,萬事放下的時候再來修。等到萬事放下時,四肢就放下了,無法動彈了,那時候如何能修行?色身已經「放下」了,不能自主,不再健康,要怎麼修?所以我們不可等到萬事放下,子孫圓滿了才修。子孫之事永遠不會圓滿的,有兒子就有孫子,有孫子就有曾孫,有曾孫就有玄孫嘛!子孫代代相傳,只要你活著時候,都有子孫的問題。至於夫妻,十對中有幾對怨偶?怨偶多還是佳偶多?怨偶多。成語說佳偶天成,怎麼會是天成?表示不容易有佳偶,婚姻是要經營的,這些成語都是鼓勵人心。所以您能等到圓滿嗎?日前和一位居士談到,孩子讀高中,要對他多費點心力,可是孩子的課業您又不會教,那要教他什麼?教他做人的道理。問各位作家長的,您的人生觀是什麼?您要教孩子什麼人生觀?事實上我們自己也很糢糊。就是因為對人生很模糊,所以要來學佛法,對不對!學了佛法有了正確的人生觀之後,再告訴孩子,與他分享。有些年輕人認為佛教是老人的宗教,會反彈,我們可以告訴他們,很多師父都很年輕,思想很開明,怎麼會是老人的宗教呢?其實,在生活中跟晚輩、長輩聊聊天,把學到的佛法知見與他們分享,就是在傳播佛法的人生觀。您若覺得佛法好,學到一些正確的觀念,就可以和子女們邊聊天邊開導,改變他們對佛教不正確的認識,這是一種分享,不是強迫他們接受,但是可以彼此談談想法。您要教孩子,就應該自己認真學佛,不然有什麼資糧教他們呢?所以學佛是生生世世的事情,今天不快一點,明天就為時已晚,成佛也就更晚,因為修菩薩道一定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長時間的努力。

「阿僧祇劫」是什麼意思?「阿僧祇」是量的單位,印度話是「很多」的意思。你可以換算一下,一小劫是多少年,然後二十小劫是一中劫,多少中劫是一大劫,算出來是很大的數字,可能是幾十位數,不容易算的,其實就是無數、很多的意思,雖然數字很大,但是還是有一個邊際。阿僧祇劫有兩種說法:一是指時間劫,另一個是指功德劫。一、時間劫的時間是固定的,假設一大阿僧祇劫是一億年,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三億年,不論您多用功或不用功,都要經過這麼多年。二、當功德劫解釋時,阿僧祇是指功德的量。如果把三大阿僧祇劫那麼多的功德修完,就能成佛了。例如,包一項工作,要十個工作天。可是為了要去做別的工作,別人一天工作八小時,您工作十小時,八個工作天可以完成,時間就縮短了。功德劫就是這個意思。若是越精進,時間就越短,反之,如果越懈怠,時間就越長。大部份的祖師都是以功德劫來解說阿僧祇,因為能符合無常之法,釋迦佛可以超越九十一劫成佛,就是用功德劫來算,不是用時間劫來算。今天我們學佛了,應該比沒有學佛的人快成佛,可是學佛之後卻懈怠,別人學佛雖然較晚,但是很精進,他可能會比我們先成佛的。所以成佛的快慢,在於我們用功的程度。總之,「阿僧祇劫」在佛法中通說是指功德劫。

三大阿僧祇劫的功德怎麼成就?最初從十信位開始長養信心,一直到十住位。十信、十住是十種信解的心、安住不退的心;十行是修十種利他的行為;十回向是十種回向心。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總共四十個心,四十個階段,都叫資糧位。這要一大阿僧祇劫,培養我們的福德智慧資糧。也就是說,信解、安住、利他行與回向心是初學要先成就的,是在增長我們的福德。十回向圓滿後,證到初地,這個過程叫加行位,修「煖、頂、忍、世第一」四法。依唯識宗來說,修四加行代表要觀四諦、證無常、無我、空。因為證到初地的菩薩已斷見惑,把一切錯誤的觀念、見解全部去除掉了。在您的人生觀裏面,沒有錯誤的見解,這叫證初地,也叫歡喜地,內心因為錯見而歡喜踊躍。要去除這些錯誤的知見,當然要認真觀察四諦法。所以在此之前,要先修四加行位,讓止觀力增強,然後是才能斷見惑,得見道位。「見道」是覺悟的意思,證悟到聖道。見道之後,從初地一直到七地,每一地都會進步,就像階梯一樣,一直往上爬,這叫修道位。慢慢的修轉行為上的習氣,將行為、言語上不好的習慣,慢慢地去除掉。見道之後雖然有正確不移的知見,可是行為上多少有些以前的習氣還改不過來,在七地之前,都要慢慢修轉(有說到八地),甚至到八地、九地都還要修。一直到十地、佛地,就是究竟位了。有人說十地是等覺,佛地是妙覺,此時才是究竟位。以上簡單向各位介紹三大阿僧祇劫。

◎ 釋迦菩薩得無生忍

所以釋迦菩薩修行二大阿僧祇劫圓滿時,是在七地的成就。證無生忍是在從七地證入八地之時,因此七地的釋迦菩薩尚未證無生忍,也就是說他的修惑還沒有圓滿斷盡,行為上還有些習氣,必須要證無生忍,才能夠斷盡一切見思二惑。釋迦菩薩那時候是在雪山(現今的喜馬拉雅山)修學,有的經典是說他跟著一個外道(其他宗教)的宗教師學。他心想:跟著老師學了這麼久,應該要報答師恩。但是他在山上沒有錢,於是就到城裏面去,剛好國王在作無遮大會。「無遮」就是沒有遮止,任何人都可以來這裏接受供養。國王要修布施功德,沒有限定條件,任何人只要理由正當,他都願布施。這時釋迦菩薩就跟國王求五百斤錢(相當於五百兩),國王問他要做什麼用?菩薩回答說要報師恩,國王就給他五百斤錢。他拿了五百斤錢,本來要回到雪山中,但是看到整個地市打掃的很乾淨,就問路人說:你們打掃這麼乾淨要作什麼?路人回答說:國王辦這個無遮大會,主要是要供養然燈佛,我們打掃乾淨好迎接然燈佛。

然燈佛還未出家之前,本名叫「錠光」,油燈杯有個腳叫做「錠」,沒有腳叫「燈」。錠光出生的時候有瑞相,周邊充滿光明,彷彿燈光照耀著別人,因為人類有腳,所以取名為錠光。他出家修道之後,利益眾生,後來就依他的德行取名為然燈佛。光代表智慧,用他的智慧來利益眾生,所以叫然燈。

然燈佛要來到城中,釋迦菩薩心想:見佛功德很殊勝啊!於是就將要供養師父的五百斤錢,買了五朵蓮華。在《講記》第66頁第一行說:「他想:佛是一切智者,難逢難遇!不能錯失這見佛的機會。於是,把所有的錢,買得五朵金色蓮華,至誠而歡喜的去見佛。」這段故事出自《佛本行集經》。菩薩跟誰買花?是跟一位宮女買的,釋迦菩薩看到宮女手上拿著各種顏色的七莖蓮華,就像我們看到曇花一樣,覺得非常難得,於是就跟她說:以五百斤錢換五朵蓮華。宮女問菩薩買花作何用途?釋迦菩薩回答說要供佛。宮女一聽,表示不賣,要送給他五支,另外兩支請菩薩代替她拿去供養然燈佛。釋迦菩薩很高興拿著七支蓮華要去供養然燈佛。

這段傳說過程很有趣,因為印度人供華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插在花瓶裏,印度人供華是散華。他們修供養是把花瓣掰下來,用撒的。有時候撒在聖者的身上、頭上,或撒在地上,讓聖者踩過去。釋迦菩薩心想,將五支蓮華全部都撒下去,也不能遍滿然燈佛的身體。他當時已是七地菩薩。可以隨願圓滿,於是他就把這些蓮華撒向然燈佛時,讓花瓣形成一個寶蓋。這時然燈佛經過釋迦菩薩的面前時,前面有一攤污泥,有一個漥地,充滿髒水與泥濘。此時釋迦菩薩立刻脫下衣服鋪在漥地上,但是仍然無法佈滿。他想;我要將全部身心都奉獻給然燈佛。於是將髮髻鬆掉,整個人趴在地上,讓然燈如來走過去而不會弄髒腳。這是很有名釋迦佛因地修行散髮佈泥的故事。他這樣的供養,已經不是以蓮華供養而已,他是以全身修供養,所以功德殊勝。然燈佛一看到釋迦已經是七地的菩薩了,能夠完全的離相修供養,一點也不執著這個色身,甚至不認為這色身是他的,能如此散髮佈泥般的供養,就說:你會證到無生法忍。釋迦菩薩這時的心智境界,已到離一切相,完全無所執的境界,就是《金剛經》前面講的: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才可以做到這種程度。《講記》第66頁第五行說:「佛知他的信證法性,得無生忍,所以就替他授記:未來世中當得作佛,名釋迦牟尼。」就是說從然燈佛賢劫時代之後再過九十一劫,釋迦菩薩當可成佛。

這裏有一個問題,前面說從八地到佛位,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而經典裏面說他要超越九十一劫才能成佛,是不是比一大阿僧祇劫還要快?為什麼比較快?前面說過,這個劫是指功德劫。有人說一定是然燈佛給他傳什麼大法,才會這麼快,其實不是的。《講記》第66頁倒數第五行說:「或者以為釋迦──因地──當時在然指佛處,得了什麼大法,像『別傳』,『秘笈』之類。」密教就是這樣衍生而來的。有沒有密法?沒有。事實上,釋迦佛原本已經證到七地,這可不是秘密得來的,也不是然燈佛給他的。如今他捨身供養,能夠散髮佈泥,離一切執著相,表示他當下已經證得無生法忍。所以然燈佛為他授記,不是給他什麼密法,而是看見他資糧已經足夠,能做如此廣大供養,這散髮佈泥的功德,當然可以加速他證無生法忍。

◎ 於法無所得

得證無生忍,這是隨順世俗說,其實無生無滅即無一法可得,故不能說「得證」。什麼是無生法忍?就是真如實相。「忍」是安忍之意,不是忍耐,是指通達無礙、不退轉。什麼法可以通達無礙、不退轉?就是不生不滅的無生法,知道一切法是因緣和合的,是無自性的,亦是空性。「無生」是不生不滅之意,因為無生滅所以是無生,一般講真如實相。能夠證到無生忍,一定是已經證入空性,知道一切法無自性空,沒有一個實質不變的東西。有實質不變的東西,才有你、我、他、左邊、右邊、好壞的相對。可以超越這個實質性,知道一切法都是空無自性,也沒有一個必然的相對關係存在。所以證得無生忍的人,他證到空性,就不可能有一個能證的人,與一個所證的法,沒有這種相對的存在,已經完全去掉對立。因此真正證到八地的菩薩,不會說我已經證到八地了。就像前面阿羅漢一樣,阿羅漢也就是八地,證得無生忍。所以同樣的境界,自然不會認為自己有一法可得。

回到經文來看,經中說說:「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這個法就是無生法。這是凸顯一個問題,然燈佛有教釋迦菩薩無生法嗎?剛剛分析過,然燈佛沒有傳什麼特別法給釋迦菩薩,無生法是釋迦菩薩因地修行累積而得。然燈佛對他而言是一個因緣,如果沒有值遇然燈佛,沒有修供養的話,他還是停在七地菩薩的境界,由於對如來修供養法門他才得證八地。

所以釋迦佛才會說:「『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無生法忍不是然燈佛給您的,佛只是您的因緣,這是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是說,當時釋迦菩薩證到的無生法,以他的境界來講,因為已經進入空性了,所以實無所得。如果他還有一念心,認為「我開悟了」、「我證果了」,就不能稱為八地菩薩。必須心不生不滅,才有辦法證到無生,面對外境,乃至自心,都沒有一點「得與無得」或是「有跟沒有」的觀念,才叫做無生。如何入無生?如何讓心不生不滅?前面幾分已經談過。會生滅是因為心有所住,住在於相,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心有所住,所以會有所生滅,就沒有辦法證到空性。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無所住、無住於相,才是證入無生法忍的入手處。如何無住於相?就是前面提的,面對一切事物,不要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先複習這四相在講什麼,然後不取這法相,也不取非法相及我相。三相不著,就叫不住相,能夠不住,才能不生,不生才能入無生忍。

整部經典道理是一貫的,前面第三分,須菩提問如來要如何發心,如何安住其心。釋迦佛回答須菩提,要「令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又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餘涅槃與無為法都是指不生不滅的意思,也就是說要證入無餘涅槃,必須要有無生忍的境界,這無生忍的境界,就是無為法。整部經是不是從頭到尾都在談這個問題?就是教我們凡夫如何修行,如何證到無生忍,因為證到無生忍,必定就不退,必定成佛。而且證到無生忍,才可以成熟眾生,才有能力圓滿成熟眾生的功德。之前是隨緣盡分去作,一旦證入無生法忍,就要慢慢的去圓滿功德。所以《金剛經》、《般若經》講的就是要我們如何證入無生忍,圓成佛道。無生忍是一個關鍵,也就是修習般若智慧達到的一個境界。今天談第一個主題,菩薩得無生忍的整個過程,這是很重要的主題,諸如三大阿僧祇劫的觀念,以及無生忍的下手處等等,我們先解釋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