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敏 / 李瑩 整理
今天繼續講第三分,請看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第36頁,四相──人相、我相、眾生相及壽者相。第三分的重點是發願菩提心,是一種菩提願、悲願。因為是發心要度化一切眾生,所以稱為菩提願,經文:「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即是發願。
發這個願之後,就要降伏其心。所以須菩提問「如是降伏其心」,要降伏的是什麼心呢?是一種執著有得度眾生的心。所以必須要知道沒有一個眾生被菩薩所度,但是如何能修到這樣一種無所執的心呢?要從四相的觀察去修。從人相、我相、眾生相及壽者相這四相當中,去體會達到無相,這就是般若智慧的妙用。也就是說菩提心必須要與空性的般若相應,才能真正發起菩提心。導師的《講記》中說:「菩提心是即空的菩提心,與菩提心相應的悲願,即無緣大悲。」
[眾生緣悲、法緣悲及無緣大悲]
書中說明慈悲有三種:眾生緣悲、法緣悲及無緣大悲。什麼是眾生緣悲?就是看到眾生苦而救濟,也就是緣眾生的苦迫而生起悲憫心。可是一般人在利益眾生的時候,往往會執著眾生是實有的,所以法緣悲是在破除對眾生實有的執著,告訴我們眾生是五蘊和合的假我,和合的假我生死相續,而產生世間種種苦,如果沒有五蘊身就不會有世間苦。所以叫做「法生苦生,法滅苦滅。」這個法是指五蘊法、眾生法,有五蘊和合的假我眾生,才會感招八苦,由此生起慈悲心,叫做法緣悲,此時因為有五蘊和合假我的體認,就不會執著眾生是實有的。《涅槃經》中提到,如果具足法緣悲的人,他會不見父母、妻子、親屬,只見一切法皆從緣生,他可以破自他二相。如果緣這是我父母、親人,就會特別慈憫,跟我沒關係的就比較不慈憫。具足法緣悲,可以破除這種親疏關係,因為他看到一切眾生都是和合相,一切眾生不過都是五蘊和合的法,生悲心時已沒有親疏的對象,已經到達平等心。
什麼叫無緣大悲?我們知道一切法是和合生、是因緣生,但也不能否定假有的存在。緣眾生苦生悲心,是眾生緣悲;緣和合法而生悲心,是法緣悲;無緣大悲就是緣無自性空而生大悲心。什麼叫無自性空?因為一切法和合而生,所以本質是沒有自性的。內在是沒有一個自性,外在是有一個緣起的假我。菩薩要修大悲心,是因為看到這個外在緣起的假我,如幻眾生的苦是存在的,所以要去度他,可是菩薩會安住在無自性空當下,這叫緣無自性空而生大悲心。看到和合法生即苦生,和合法滅苦才會滅。所以生起眾生緣悲為先;接著破眾生實有,再修習法緣悲;有了法緣悲以後,要修習第三個層次的無緣大悲。次第深入即是與般若相應的大悲。
《講記》第37頁第4行提到「緣即空而緣起的假我」,第一個「緣」字是動詞。菩薩悲心所緣的對象是一個假我,這個假我是即空而緣起的:本質是空,但外現和合緣起的假我。第一個「緣」字,是指菩薩的悲心必須要去緣那個假我,生起大悲心;第二個「緣」字,指假我是如幻的眾生,是由因緣生起的。後來天台宗提出空假中三觀,一心三觀就達到一念三千的境界,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運用,真正的般若要做到這種程度,如同《心經》中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個「照」字是了了分明之意;「寂」是寂靜、寂滅,就是空性。一個具足般若正觀的人,他的內心是寂滅、空性,但是他不會在空中自我愉快就好了,他還是不忍眾生苦,而願意去救度眾生。所以他必須要明白眾生的苦迫在那裏,明白苦難的眾生在那裏,他要了了分明,這叫「寂而常照」。能如實照見這世間如幻如化、苦難相續,善巧利益群生,內心卻是很安穩的,無所執著的,這是「照而常寂」。「寂而常照」也就是我們練習在空性當中,了了分明這個假有;「照而常寂」是在如幻假有當中,而不失空性智慧。「寂而常照」可以在定中修;「照而常寂」可以在動中修。這不容易啊!要修到這樣功夫就很深啦!有人常問大乘佛法有什麼精神?這就是大乘佛法特殊之點。聲聞禪觀可以做到「寂而常照」,可是在「照而常寂」這個部份就不夠,因為這必須主動去緣眾生苦,發心度如幻如化的眾生,又能夠不失自性空的智慧。菩薩是很積極地發展他的無緣大悲,但是他的內在一定是常自寂滅,不生執著。所以無緣大悲是最高的一種空性思想,而且完全沒有自他的對立,是絕對真實的慈悲。
《講記》中有舉例:「如海中印現的明月,由風吹波動而月相不見了。從他的不見說,好似減去了,其實那有自體可滅呢!」因為只是水中印現的月,非真實的月,故滅去也不是真實的滅。所以我們在度眾生的時候,這個眾生如幻如化,如同水中月,是空寂無自性,度眾生入無餘涅槃時,其實沒有一個真實的眾生入涅槃,就像風吹水波動,沒有一個月亮真的被動搖了。水中的月相是比喻眾生;風吹波動比喻菩薩來度眾生入無餘涅槃。月相不見了,就是比喻入無餘涅槃,可是事實上沒有自體可滅,因為本身就是幻現的。以上是無緣大悲的內涵,也就是經文中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我空─離四相〕
經文:「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是說明心中若存有這四相,就是沒有空性的知見,會執著「有眾生得滅度」,此時不名為菩薩,所以要能有「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的空性知見,必須從這四相上來修。我、人、眾生、壽者,其實都在講眾生,只是從不同的特性來說明。先說「我相」,「我」是主宰之意,任何人都有主宰的欲望,這是人格上、心性上的一種執著,時常以自我為思考基礎,支配自己或支配他人,叫做我。「人相」是指人道的眾生。「我」是從眾生的意念來講;「人」是從眾生現為人道的形相來講,稱為人相。「眾生相」是從和合來講,諸法是眾緣和合而生,人是五蘊和合,故稱眾生相。
眾緣和合生也可以講生命的延續性。從前生到今生,從今生去後生,在時間的相續性中,數數生死,此即「補特伽羅」。補特伽羅亦名「數取趣」,數是屢次、常常;取就是業取煩惱;趣就是向。眾生因有業取煩惱,故一直在六趣中輪迴,而眾生不知一切皆是眾緣和合,以為有一個實體在輪迴,此即「補特伽羅我執」,依中觀言,屬於受假。
在經典裡面「我」的說明除了補特伽羅我之外,還有一種薩迦耶我。薩迦耶,是積聚的意思。在自己的身心和合中,生起自我的感覺,與我愛、我慢的特性相應,這是薩迦耶見,屬於名假。對人,有補特伽羅我執;對自己有補特伽羅我執,更有薩迦耶見的我執。有五蘊我,才會有我見、我所見。所以有補特伽羅我,才會有薩迦耶我;若能去除補特伽羅我執,就沒有薩迦耶我執,對自我的見解、我愛、我慢,都是從我執來的。
什麼是「壽者相」呢?壽者相是指一期生命,一世的生到死,稱為壽者相。簡單來講,這四相都是在說眾生。如果執著這四相實有,就沒有辦法達到空性。我們必須修我空觀,因為除去實我的執著,無我相,即無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就是前面所講的從眾生緣悲、法緣悲到無緣大悲,就是在破除實我的謬見,破除這四相的執著,就可以「降伏其心」。
《講記》第38頁第2行提到:「以般若正觀即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的實性可得。但在五眾和合的緣起法中,有無性從緣的和合相續──假我;」「無性」是無自性,假我是沒有自性的,但是從因緣的和合中業果相續,就是五蘊身的生死輪迴。眾生不知無我,而執為實有我及我所,所以起惑造業,生死不了。反之,若能達空性,離妄執,就能解脫而入無餘涅槃。
這一段經文強調菩薩發菩提心度一切眾生,但必須具足空性見,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此四相不可得,就可離自我的妄執,這是菩薩發心的方法。因為沒有這四相,才能稱為般若空慧、無我慧,如果大悲心強,但慧力不足,會變成敗壞菩薩;反過來說,悲心不夠,可是很有智慧,知道無相,可以離四相的執著,但要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就沒什麼心力,如此會退到聲聞乘法。所以第三分強調的是:菩薩要降伏執著心,是要用般若智慧來降伏,才能夠安住在願菩提當中。接著進入第四分「妙行無住分」。
〔(二)伏心菩提〕
第四分昭明太子立名為「妙行無住」,印順導師的《講記》中判為「伏心菩提」,這是指行菩提心。前面發心菩提是發願菩提心,發了願要去修行,所以是行菩提心。可是在行菩提心當中要伏心,伏什麼?一樣要調伏我們的煩惱,透過修菩提行然後漸漸降伏煩惱叫做伏心菩提。
〔行菩提心-不住相而行布施〕
經文:「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這裡是第四分的第一段。這一段說明菩薩的修行首在布施,而且應該不住相布施。「不住相」就是不住色、不住身、不住香、不住味、不住觸、不住法等相,不住相布施,就是不住六塵相而布施。「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住就是安住,也就是執著,無所住是指不要住在六塵相當中。菩薩於「法」,是指一切法,菩薩在修布施的過程中,所生的一切法都應無所住,應該不住一切相而行於布施。
為什麼只講到布施,而不談其他五度?因為第三分說菩薩要發心度一切眾生,是因為見眾生苦而欲令其入無餘涅槃,要令眾生離苦是大悲心。布施是捨己利他的行為,與慈悲心相應,亦即慈悲可以用布施行來展現,眾生也容易受度化,故六度以布施為首,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雖只講布施,但布施的內涵裡面其實包括了其他五度。例如我們說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其中的財施,不管是內財施或外財施,都是屬於狹義的布施波羅蜜。無畏施是令眾生離恐懼與憂悔,所以無畏施包涵的就是持戒與忍辱波羅蜜。因為持戒要用謢守眾生的心來持守,就是護念眾生的一切.故持戒是積極的:不僅僅不做為害眾生生命之事,還要去做保護眾生之事,要讓眾生得到安全,不會有生命的威脅,故持不殺生戒;也要讓眾生遠離失去財物、失去親人的恐怖,故持不偷盜戒、不邪淫戒、不妄語戒,所以無畏施包括了持戒波羅蜜。但是為什麼包括忍辱波羅蜜?因為眾生在怖畏的時候、在煩惱當中,言語上或是行為上會損害到我們,菩薩必須要寬容對方,對方的心才能夠慢慢安穩下來,所以它包含了忍辱波羅蜜。
法施就包括了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菩薩要布施法,就要精進修學定慧。精進是什麼?是要克服障礙,不厭倦修行,不捨離眾生,這才是精進。有定力,心能夠安穩、冷靜,才能不為逆境所轉,不生煩惱,而且內心不散亂、不貪執,才不會走入歧途,所以必須要有定力。有慧力才能夠看清楚眾生的根基,也才能夠布施正法,沒有智慧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那要如何布施佛法給別人。所以說布施涵蓋了六波羅蜜。
請看《講記》第41頁第1行下面的一段文,導師闡述的是一種「人間佛教」的精神:「要救眾生,不能不犧牲自己去利他──布施:這必須具足物質救濟,以達到眾生生活等的滿足;必須以戒忍的精神,達到人與人間和樂安寧;又必須以進、定、慧的教化,革新眾生的思想意志,而使之歸於中道。」比方有火災、水災、地震等災害,我們能夠提供物資救濟,這是基本上的生活滿足;但是生活上的滿足還不夠,還要提升心靈的層次,所以「必須以戒忍的精神,達到人和人之間的和樂安寧」。可是彼此之間安寧和樂、物資不缺,卻沒有智慧、沒有思想,那也不成為人類的特色,所以必須要以精進、定、慧,來教化眾生,讓眾生具足正確的思想,回歸中道的生活,這就是人間佛教的精神。字裏行間沒有「人間佛教」四個字,其實它就是導師一貫的主張:認為佛教就是要在人間闡揚出來,而不是到天上、到他方國度去闡揚。我們在人世間,就是可以透過六波羅蜜,達到這樣的和樂善生,而且可以導正及提昇每一個人的思想。
我們學《金剛經》也是要學這樣的精神。《金剛經》不是只有學觀念,還要學實踐,這裡就已經在講實踐了。前面願菩提心還在發心,等到第四分就開始講實行。這是說到經文的「不住相布施」。接下來看下一段: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法空-菩薩不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經文:「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否?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十方世界的虛空都不可思量,重點在最後的「菩薩不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請問各位,這邊講的無住相布施,福德亦不可思量,是指福德的廣大如虛空般不可思量嗎?也就是說菩薩以不住相布施,他的福德就能如虛空般廣大。一般祖師的注解確實是如此,說這句經文是在形容福德的廣大、如虛空的不可思量。「不可思量」就是廣大、浩瀚、無邊。
可是印順導師對於此句有不一樣的見解。請看《講記》第42頁:「這並不是以虛空的廣大,來形容福德的廣大,而是以虛空的無所有,不可住、不可著、不可說邊際數量,如無相布施的自性不可得一樣。」所以虛空的廣大依導師之見,不是講福德之廣大,而是講無相的廣大,也就是自性的不可得。自性不可得,就像虛空一樣的抓不到東西,無相布施的無自性,是像虛空般無法掌握。大家要注意,前面談「無相布施」,是說不可以執著六塵相而行布施,其實就是不可以著相行布施,但是到了以虛空來比擬的時候,是在講不住相布施本身也不可得。我們不是常講要「三輪體空」來布施嗎?「三輪體空」就是沒有施者、受者,沒有施物,我們在行布施的時候,要不著這三者之相布施,稱為「三輪體空」的布施,可是「無相布施的自性不可得」,是指連「三輪體空」的不執著布施也無自性,在《般若經》中稱為「空空」。
「空空」兩個字連在一起是很有意思的。第一個「空」把它當成動詞,第二個「空」當成名詞。第一層次是把「有」空掉,把「有」空掉就是空性,第二個層次就是把空性也也空掉。我們不執著六塵相而布施,是要空掉這個六塵相的實有,所以叫無相布施;無相布施本身是一種空性的布施,再把這空性的布施也空掉,就叫「如虛空不可得」。
《金剛經》有淺有深,深處就是在這裏。這一分是講法空,前一分講我空。我空就是沒有我等四相,這比較好懂,可是談到法空有二個層次:第一個先空掉假我;第二個要空掉空性,才是真正的我空,就必須多加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