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座(5)

主講法師

見岸法師

李秀敏 整理

        今天要講的是寫在白板上的重點,雖然有人會想說怎麼還沒進入經文的解釋?但是不急,以下要講的義理如果弄清楚了,其實經文的每一句的意思就不難懂,我們要了解的是《大般若經》裏面所提到般若意義的四個層次。什麼叫般若四個層次?這個是龍樹的論書所做的四個詳細的註解。

        在般若法會上須菩提曾經問過佛陀四個問題:什麼是般若?它為什麼叫做般若?般若要做什麼用?般若是屬於誰?所謂「屬誰」,就是說這個法門適合哪一種人來修?是針對哪一種人講的?

        我們先說明「何者般若」?佛陀說的般若到底是什麼?它不單單只是智慧。智慧可以分為三類:生得慧、加行慧及現證慧,般若也可以分成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及實相般若。真正的般若應是由現證慧所呈現的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

        什麼是實相?我們上次講過世俗諦與勝義諦,世俗諦就是假施設,對於我們現在的常識世界,分成三種假:名假、受假、法假。名假就是對於一切皆賦予一個名言,是假名建立的。比如我叫見岸,我可不可以不叫見岸?可以!可是事實上你們一聽到見岸法師就知道指誰,如果今天跟你們宣布我以後叫見呆,可不可以?可以呀!從今以後我們就約定我叫見呆法師,不叫見岸法師,只要我們彼此知道,有共識就可以了,對不對?所以一切的名稱都是假的、暫時的,這叫名假,名字只是假施設的。再例如:這個東西叫作杯子,我們也可以換個名字,把它叫做碗,碗跟杯子的差別是我們給它起差別的。

        什麼是受假?受假是在破除複合物是實的觀念。複合物也可說為一合相,我們會認為一切事物是一合相,受假就是說一切物不是一合相,它是複合體。是因緣和合的。例如我們可以認知我的名字跟班長的名字不同,也可以變換,可是我們都是人,一般人會認為說我這個人是實在的,不管名字怎麼換,人總是人,對不對?所以對於「人」的觀念是認為他是實在的、有主體性的、獨一性的,甚至不變。名假是在破除名字的實性,受假是在破除事物的實在性、獨一性、常有性,所以說「人」不是不變的實體,我們每天都在變化,生命不斷的在增長,我們會老、病、死,細胞每七天全部汰換一次,對不對?這些就是在講我們這個「人」一直在變化,所以不是常。這個「人」是身心組合,所以不是獨一,有精神狀態、有物質狀態,物質狀態指色法,精神指心法。色法又由四大──地、水、火、風所和合,所以有血、有肉、有硬、有軟的,由這些物質形成色法。心理狀態又是很複雜,有認識的、有情感的、有意志性的、有分別性的,這些又是複合狀態,所以受假是在告訴我們生命不是單一的,不是唯一實體,因為不是單一,是和合的,所以它就不是一個實體。人是這樣,物質也是這樣,這個東西在這裡,它不是不會變化,它裡面的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本身就在每一分、每一秒當中撞擊,包括整個地球也是如此,地球的壽命也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

        法假是什麼?法假是說每一個因緣條件也是非實在、非獨一、非常性的,所以法假能建立,受假、名假就清楚了。所以受假在破一合相,知道凡是所有的事物都是複合體,都是因緣和合;可是法假在破每一個複合體的條件,複合條件、組合條件都不是實在、獨一、永恆的,這樣可以明白嗎?它等於是破除更微細的的執實。以「五蘊身」說明三者的關係:首先說人的名字是後人給與的,是「名假」。人是五蘊和合的,是「受假」,是色、受、想、行、識五種和合的,所以說人是複合體,假名一合相。「法假」是說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條件也是複合體,色、受、想、行、識每一個因緣都不是獨一的,都不是永恆的。進一步看「色蘊」,我們這個色身,這叫肉,那叫骨頭;這叫頭髮,那叫鼻子,這些名字是假施設的,也都是「名假」,這個色身是地、水、火、風和合的,所以屬於地的、堅硬性的就是我們的骨頭,我們的牙齒等;水就是我們的血液、涕唾、尿液等等;火就是我們的溫度啊;風大就是我們的呼吸;所以色蘊本身也不是實在的,是複合的,對不對?好,再進一步分析地大,地大也不是實在、獨一的,因為地大本身也是因緣和合的。地大為什麼本身也是因緣和合?因為骨頭裏面也含有水份,骨頭裏面也含有空隙,骨頭裏面也含有溫度噢!所以骨頭這種堅硬的物質,一般說是地大,是從偏重說。其實地大裏面含有四大,如此一層一層分析下去,你會發現,沒有一個東西是實在、獨一、永恆的,這叫「法假」,最難破的是這一層次的執著。如果你可以把東西看透,每一個事物再怎麼微細,再怎麼分析,也找不到一個獨一、實在不變的東西,找不到一個實一、常性,你可以了悟到空相,這叫分析空,也稱為析空觀,這就是「勝義」,也是「實相般若」的對境。所以整個般若經,或是整個金剛經都在講這個觀念,它是從離相、無相來講實相,離什麼相?離我們一般講的一合相,離一般事物有實體相,離一般事物是唯一相,離一般事物是常相,因此說無相,無相就是實相,就是空相。部派佛教時期,有人認為分析萬事萬物,分析到最後總是有個極微吧!就像現在的物理學家或是化學家,他們一直在找尋宇宙裏面最微細的物質。可是最微細的分子如果是實在的話,凡是實在的東西就可以再分;如果它不能再分,它怎麼存在?實有存在的話應該就能再分,既然無法再分,也可說是不存在了。中觀學者是以這樣的邏輯來破斥有部的實有說。般若經講極微也是一樣,是空相,空相不是不存在,而是因緣和合相。這可叫做實相般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金剛」二字就是在比喻這個實相般若,有的論疏解釋金剛是煩惱,用般若來斷煩惱。在印順導師的講記裏面做了解析:這樣的說法是唯識學的法相宗的註解,可是事實上法相宗的祖師無著菩薩在《金剛經論》裏面提到金剛是比喻般若,而不是比喻煩惱,那麼如此看來,無著並沒有這樣解說,所以後來法相宗這樣的註解可能是傳到後來有某種的轉折。

[觀照般若]

        什麼是觀照般若?就是當我們還沒有進入這個實相觀,還沒有有證悟實相之前,我們必須要學習觀察的智慧,所以「觀照般若」就是觀察的智慧。我們現在是不是在學習觀察的智慧?加行慧中的聞思修慧,就是觀照般若的內容。透過觀照般若才有辦法去了悟實相般若,所以觀照般若簡單講就是我們現在學的任何的一個什麼法門。這個法門匯歸到實相,匯歸到證悟,這樣的智慧就叫觀照般若、觀照慧。剛開始講觀照般若,目的是要觀察到萬事萬物的空性,能夠看到空性,就是證入般若了,證悟實相般若之後才能夠證悟菩提,就是覺悟,就是佛智,從般若智慧,產生了覺性,我們的覺性從當中開顯出來,所以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空性、般若、菩提、實相等,要知道它的關係。

        我們學習佛法,聞、思、修是要產生觀照的智慧,從觀照般若中去了悟空性,從空性當中產生實相般若,從般若當中,你就把你的本具的覺性開顯出來。但也不是說在這個現實世界當中有另外一個實相法、另外一個空性讓我們去找的,如果這個現實世界當中有另外一個實相讓我們去找,佛教講的波羅蜜:「此岸到彼岸」,其實就是在此岸當中轉化成彼岸,所以什麼是實相?什麼是空相?是在現實當中,透過觀察之後,把不用的、染污的、雜染的、錯誤的拿掉,那個就是法空相,所以空性是不用去否定現實的一切。比方講桌這個物質,現在看起來是實際存在的,我們先要透過智慧,用語言文字,先去了解桌子是怎麼形成的,這叫文字般若;然後再去慢慢觀察它的組合,它的變化,常常觀察,我們會發現,色澤有點不太一樣,邊緣部份開始有點磨損,這就是粗相的觀察,之後再從觀察所得的結果去分析、去思惟、去想、去了悟它的和合性,當能夠把和合性的概念變成自己的常識的時候,執著實在、不變的不正見就轉了。所謂「煩惱即菩提」,是什麼意思?這句話不能翻譯成煩惱等於菩提,要說「煩惱去除了當下就是菩提」。所以要怎麼去除呢?是要看到煩惱的空性,就是看到它的變化性、無常性,既然是變化無常的,它就沒有一個實質不變的東西,所以有煩惱生起,必然也會滅去,例如現在生氣,等一下就慢慢不生氣了,也許做一下自己喜歡的事情,就稍微紓解一下,所以我們會發現自己的煩惱、自己的心情還是有起有落,有開始有結束,沒有一個自性存在,這就叫空性,既然是空性,煩惱不會永遠在那邊,也沒有所謂的生與滅,不生不滅不等於沒有生滅,而是說它本質上它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生滅在那邊,不生不滅也就是菩提、是覺性!所以煩惱即菩提是要這樣思惟的,不能解釋煩惱等於菩提的,這是從觀照般若到實相般若。

[文字般若]

        我剛剛講過要透過語言文字來理解空性,不是每一種文字都可以叫做文字般若,是專門指般若經的文字才可以叫文字般若,因為般若經裏面的文字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去從一切的世俗諦進入到勝義諦,進入到實相,這樣的文字才能稱為文字般若,所以也可以說般若經典是文字般若。以《金剛經》來講,《金剛經》叫做文字般若,透過了解經文的意義,學習觀照般若,最後才能證入實相般若,這就是般若的三個次第。修行人先發菩提心之後,再調伏煩惱,伏心菩提就是伏煩惱,從伏煩惱之後再得明心菩提,明心就是證實相,此時不等於成佛,必須在修十波羅蜜,圓滿利他行才可以。現很多人在講開悟啊,開悟不等於成正覺,開悟有時只是在觀照般若階段的一種體悟而已,很少是證悟實相〈無分別智〉的,若是能得無分別智,即開始進入聖者之流,但是要圓滿正覺,還是必須修波羅蜜,才能進入到圓滿的菩提!這是整個般若的意義是這樣。

[何謂般若]

        我們明白什麼是般若之後,我們看其它三個問題就很清楚。第一個問題是「什麼叫般若?」實相就是般若,以剛剛講的三個層次來看看,真的可以稱為般若的只有實相,觀照跟文字只是假名般若,它是透過文字和觀照讓我們可以證悟實相,所以這二項個只能說以某種意義來看,我們把它稱為般若。可以從因來看,因為它是證悟般若之前的因,所以說它是般若;也可以說是果,因為從文字進入到觀照,結果就可以證悟實相,所以就假名之為般若。所以文字與觀照二種般若是從某個意義來看的,真正叫做般若的是實相。

[般若何用]

        須菩提問佛的第三個問題是般若有什麼用?般若的用處其實就是把我們的生命提昇,從凡夫變成聖者。佛法告訴我們一個主題就是:聖者不是虛幻的,聖者的境界是可以達到的。佛教中的聖人不是儒家講的能立功、立德、立言,就是聖人,中國人稱孔子作至聖,孟子為亞聖,可是不管至聖、亞聖,在佛法裏面都還是屬於世俗諦的,佛法裏面講的聖者,是能夠證悟實相的、能夠看見空性、能夠離我相、無我相的,透過無我相的般若智慧去度一切眾生的,這叫佛法不共世間的聖者。般若的目的,有兩層意義:從自利來講,讓我們可以證實相來解脫生死輪迴的苦迫,證了實相才能從六道輪迴裏面跳脫出來,不證實相是不能夠跳脫生死輪迴的。為什麼?因為生死輪迴是來自於我們的煩惱與業,能夠證實相的,見到勝義諦,就不會生起煩惱,也不會造業,故從自利來講,般若是讓我們證實相而解脫生死輪迴。從利他來看,般若要做什麼用?用般若的智慧去行利益眾生的事業,讓一切眾生怎麼樣能夠跟自己一樣的從六道輪迴跳脫出來,也稱為「導萬行」,般若是要引導我們修六度萬行的。所以從自利來看是證實相來達到解脫,從利他來看般若是要引導我們有一個正確的方法與內涵來修六度萬行,這樣子修六度萬行,那不會有執著,才不會產生弊病,也不會變成敗壞菩薩。可是有些人初發心是好的,他的動機是純的,發個大心要利益眾生,要布施、要行十善救濟,可是當許多事件開始湧過來,例如他的緣愈結愈廣的時候,他用許多錢財來布施,事業愈做愈大的時候,因為沒有無我、離相的般若智慧,就會在名聞利養當中迷失掉自己,開始變得自我膨脹,然後開始以為自己是菩薩,在行菩薩事業,認為這是解脫事,於是變得驕傲,或是事事隨緣,沒有原則,失去戒行,有了染著心,就變成敗壞菩薩了。所以唯有以般若為導,行六度才能夠真正達到菩提,達到覺性啊!這是般若的用處。

[般若屬誰]

        般若屬誰?從以上聽起來我們就可以明白,是屬修般若波羅蜜的人啊!可以這樣講:三乘聖者──聲聞、緣覺、菩薩都要修般若波羅蜜,你可以從學般若智慧而證入實相,解脫生死,聲聞、緣覺想要解脫不再來輪迴受苦,希望自己的生命不再有苦難,他必須修學般若;但是佛陀講般若最主要是為菩薩講的。為什麼?因為佛陀他本身就是為了利益眾生、解決眾生苦難而修行的,他既然為了要解脫生死苦來修行,不可能只要自己能夠離苦就好,一定希望眾生也都離苦,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釋迦牟尼佛傳中,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家?為什麼要放棄國王的繼承人身份而出家修行,他是看到什麼?看到生老病死,還看到世間萬物裏面的大吃小、強欺弱的現象,以及眾生被食噉、殺害的恐懼。他看到牛耕田的時候,牛被鞭打,當犁把土地翻起來,地下的小蟲子跑出來,小蟲子跑出來後就有小鳥來吃,小鳥吃蟲,可是後面有老鷹來威脅,這樣的食物鏈,眾生的苦無始無終,小蟲子沒事被翻出來還被吃掉是苦,麻雀吃了小蟲很快樂,可是快樂一下後自己又被吃掉,這叫行苦。他還發現其實人也很苦,耕田為了三餐,可是還是免不了老病死,所以佛陀看到眾生如此的苦難,他才發心修行的,因此我們不能說佛陀只是為了自己解脫,他一定是為了利益眾生的,所以佛陀所講的任何法門,都是為了自利利他,是菩薩道。尤其般若這麼殊勝的法們,是「但為菩薩,通教三乘」,為什麼說但屬菩薩?在第二分的經文中有說到:「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發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薩。凡是想要離苦的三乘行者,都可以學般若,稱為通教三乘,但是主角還是菩薩,所以在經典裏面說般若法門屬誰?般若法門但屬菩薩。

[二道五菩提]

        最後我們把這個般若經的宗旨說一下。其實宗要講完,等於已經把般若講了百分之五十,宗要就是二道五菩提。二道是般若道與方便道,這是智者大師的科判。為什麼如此判?與經文的結構有關。在第二分的地方,須菩提問佛陀一個問題:「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發菩提心的人應該心安住在哪裏?如果心不安住,要如何降伏?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發了心,可是還是煩惱眾生、顛倒凡夫,還是有一些不跟菩提心相應的東西,那麼應該如何安住?如何降伏?這個問題的回答就貫徹了《金剛經》的整個內容。在經文開始有此一問,經文中間在第十七分又問了一次,昭明太子將《金剛經》分成三十二段,十七分等於是中間的部份,也說到:「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因此有祖師大德在註解的時候就很注意這個問題,為什麼《金剛經》裏面同樣的問題問二次?各家註解並不相同,龍樹菩薩認為本經與《大般若經》的結構是一樣的,《大般若經》就是分二大段;而智者大師就以般若道與方便道來說明,這個判法很好,印順導師就是依這個判別來為《金剛經》做科判。

        什麼叫般若道?什麼叫方便道?般若道就是從凡夫修證到見道位的過程;方便道就是從見道位經過修道位,直到菩提正覺的過程。因此可以說:前面第一分到第十六分在講見道〈般若道〉,分成: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三階段。從十七分到三十二分在講修道〈方便道〉,也分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究竟菩提三階段。依聲聞法來講,見道就是斷了見惑,修道就是斷了修惑,在大乘菩薩道中,見道就是證實相般若,可以證見第一義諦的空性之理,也稱為明心菩提,如果以菩薩階位來看,明心菩提等於是八地菩薩,證了無生法忍就是八地菩薩,無生法就是實相法,就是空性法,也叫勝義諦,也叫不生不滅,要八地菩薩才能證得。八地菩薩有什麼殊勝?他不會再有生死輪迴,可是如果只是不再來三界受生,阿羅漢也是,何以能稱為菩薩?所以八地的菩薩雖然可以不受生死苦,可是他還是要來三界,來人間度眾生,當菩薩來人間度眾生時,就開始進入方便道,開始在人間修六度萬行,此時稱為出到菩提和究竟菩提。究竟菩提也叫做佛果位,出到菩提是指「出」三界輪迴「到」佛果位,故名為出到菩提,這是方便道的內容。

        發心是初發菩提心的人,就像各位一樣,如果各位在修行的過程中,起了一念說:「啊!這個人世間太苦啦,眾生苦迫可憐,我不但自己要修行,學習智慧、慈悲,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別人的問題。」如果有這樣的誓願,就是初發菩提心,發願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一種超越自私的誓願,有這個心就叫發心菩提。

        伏心菩題就是慢慢修行,經過聞、思、修的次第,慢慢學習、聽經聞法,漸漸調伏自己的煩惱,所以叫伏心菩提。以聽聞正法的熏習力,逐漸降伏自己的煩惱,讓智慧與空性相應,漸入實相,那時就叫明心菩提,故以般若道來講,得明心菩提就等於是證悟。有人說六祖慧能大師的證悟,也可以算是明心菩提,可是尚未完成方便道的善巧波羅蜜。

        明心菩提在方便道裏面算是發心的階段,可是在般若道裏面已經是證悟的果德了,但是在利益眾生的部份,明心菩提才是剛開始而已。因為有證悟的基礎,所以是一種不會退的菩提心,一旦證到無生法忍就不會退心,別人再怎麼對我們侮辱、怎麼誹謗、怎麼嘲笑、怎麼鞭打,都無法讓我們退道心,因為此時已經具足勝義菩提心,調伏煩惱,有空性的智慧,外在的一切都能觀其無相、空性,不為所動、所擾,故能不退。

        出到菩提是指漸漸的出離三界到達究竟佛果,它又是一個菩薩修行的過程,說明菩薩以法空慧的般若,以及大悲心,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佛事。當福慧圓滿之時,即是究竟佛果。

        《金剛經》前半部講般若道,後半部講方便道;前面講如何發心、如何伏心、如何明心,後面講如何出到、如何究竟,這就是「二道五菩提」。各位回去自己讀誦經文時,或是下週共修誦經時,大家仔細地去了解、體會它的內涵,下此共修,我們再一起來看哪一段經文是講發心菩提,哪一段經文在講伏心菩提,以後《金剛經》的講解,將會用這個科判為架構,其餘註解本的解釋各位可以自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