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座(4)

主講法師

見岸法師

[譯本介紹]

        從前兩次的課程裡,已經分析過《般若經》的集成是由少到多,從小部經集合而成一大部經,在大正藏第五冊中,《大般若經》就有十六會六百卷之多,《金剛經》是其中第577卷,第九會「能斷金剛分」。

        《金剛經》在中國有六個譯本,我們現在所用的是鳩摩羅什的翻譯本。「姚秦」是指東晉時代姚興所建之後秦國,大概是在西元四百年左右。羅什是龜玆國(新疆疏勒)人,為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父母俱奉佛出家,他自年幼時就很聰敏,七歲由於因母親的因緣出家修道,遊學天竺,參學名宿,博聞強記,譽滿五天竺。羅什在秦弘始三年(401)時抵達長安,姚興禮為國師,並自弘始五年開始,住在逍遙園,從事譯經工作。羅什先後譯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般若、法華、大智度論、阿彌陀經、維摩經、十誦律等經論,有系統地介紹龍樹中觀學派之學說。

        鳩摩羅什所譯之《金剛經》,是第一個譯本,之後還有五個譯本,一直到唐朝都還有人從梵文本譯出《金剛經》。羅什譯本是依中觀家所留下的誦本,其他五本是陳朝、隋朝、唐朝時譯的,都是唯識學派流出來的誦本,也就是:

1.魏菩提留支於永平二年(西元五0九)譯。

2.陳真諦於壬午年(西元五六二)譯。

3.隋達磨笈多於開皇十年(西元五九0)譯,名《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4.唐玄奘於貞觀二十二年(西元六四八)譯,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編入《大般若經》五七七卷,即第九分「能斷金剛分」。

5.唐武后長安三年(西元七0三),義淨於西明寺譯出,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

        其中,玄奘大師翻譯的經本是直譯,就是梵本怎麼寫,就直接一句一句翻,很難讀;而鳩摩羅什翻譯的這本是照它的意思去翻譯的,可說是屬於意譯,所以唸起來較流暢,比較不艱澀,流通很廣。

[釋「經」之義]

        這部經典主要在講什麼呢?要了解一部經的大意、宗旨,可以從它的經名著手。每部經的題名,都可分成通題與別題,通題是指每一部經都有的的最後一個「經」字,「經」的梵語是「修多羅」,漢譯為「貫串、攝持」之義,是指把佛法貫穿起來,讓我們能夠受持。別題則各部經不同,以此經言,別題是「金剛般若波羅密」,要分成「金剛」、「般若」、「波羅蜜」三段來講。

        我們先解釋什麼叫修多羅?修多羅是一種散文體材。佛陀涅槃後,比丘就把所有的法結集起來,發現佛陀說法的內容很多,於是就分門別類,按照不同的體材、以及句子的長短不同,分成九部經〈或說九分教〉、十二部經〈十二分教〉,修多羅就是其中之第一類,最常用散文的方式,內容是講修道、義理、因緣果報、業力等。除了修多羅之外,十二分教的第二種是「袛夜」,袛夜是音譯,也就是偈頌,以四句為一偈,我們讀佛經,會發現有很多偈頌,《金剛經》也是,例如:「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見,不能見如來」,這就叫做偈頌,或是袛夜。

        「經」的意思是「線、貫穿、攝持不散」等,譬如:若沒有線,念珠就無法集合一起,而且沒有順序、沒有秩序。佛涅槃後,弟子們就將佛陀所說的法,用文字記錄下來,讓後人有所依循,義理能夠貫穿,這是屬於文字般若,若沒有這文字,我們可能會不知道佛陀說什麼,如果經過二千多年,還是一直是用背誦的方式來弘傳佛法,將會出現許多的不一致,內容也不會完整。我們要完全依賴記憶力是不容易的事,例如:上星期三,我到弘誓學院授課,並旁聽江燦騰教授講中國佛教史,當時作了筆記,隔天在回高雄的火車上想與一位妙心寺的居士覆述聽課的內容,發現我只能記得一半,根本無法講得完整,可見記憶多麼不可靠,所以文字有它的重要性。當我們還有煩惱染污的時候,意識是複雜的、對外境不能完全清晰,因為明瞭意識是一直追求外在的境界,跳動不已,例如現在在此處聽經,只是今天二十四小時中一個段落而已,來講堂之前已經經歷許多事,在這裡專心共修,回去之後還有其它要關心的事,會有煩惱、有擔心,即使聽聞之時,念頭也不斷跳躍,一下子思考,一下子想等一下要去做什麼?聽聞佛法的意識力量並不夠強,也不夠專注,所以記憶會變得有限,因此有文字將會是很大幫助,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正見、正思惟,進而修證得現證慧,所以文字雖非般若,但在這個意義之下,仍稱之為「文字般若」。「經」採取「線」的意義,就是希望透過這些文字的結集,發揮線的功能,把道理連貫起來。各位要注意!每一部經的內容都有連貫性,在一部經裡面的義理是連貫的,而且與其他部經也有一定的相關性,也就是說,佛法的真義不離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只要是佛典就不能違背這三個理則。從《金剛經》來講,主要說明的就是諸法實相、般若、緣起無自性空,緣起性空之理,在每一部經裡面也都會或多或少提到〈除了少數幾部專講世間善法的經典之外〉,只是以世俗諦說或以勝義諦說的不同而已。

[世俗諦、勝義諦]

        什麼是世俗諦,什麼是勝義諦?「諦」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真實、確實如此」之意,就是這樣,真實不變。第二個是「不顛倒」之意。什麼「世俗」?世俗就是世間的一切法,因緣和合而現的這些法,都有必然的因果關係,這一切法對凡夫言,都真實存在,就叫做世俗諦。世間的這一切因緣和合所生法,都有一個特性,就是會變化,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在變化之時,就是展現無自性之理,此無自性空即是勝義諦。

        詳細的說,「世」有「世間」的意思;「俗」是「假施設」,“設”就是設計,在這世間一切的因緣生法中,我們賦予它一個名字,設定一個共同認識的一個道理,我們大家來承認它,這叫「施設」,因為是吾人安立的,而且一切法並非永恆不變,故說「假」施設。所以我們在世間所看的一切東西都是世俗諦,包括我們的知識、常識世界,都叫做世俗諦。為什麼我們的常識世界也叫世俗?比方說:在世界地圖上找不找得到台灣?有些簡要的世界地圖它可能不會畫出來,因為太小了,如果今天你去到英國,有個外國朋友,他從不知道亞洲有個地方叫台灣,你自我介紹說:「我來自台灣」,他會問「台灣在那裡?」要怎麼說明?他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說在中國大陸東邊的一個島嶼,這是藉著大陸這塊陸地,來跟別人解說,如果對方也不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可以說東經多少,緯度多少,台灣小島在就是在那裡。那這個經緯度是誰設的?人類設的,是我們設的。我們要設一個經緯度,讓大家都知道說某地是在經緯度那一個地方,臺灣在這裡,菲律賓在那裡,峇里島又是在那裡,我們每一個人在講認識一個地方的時候,只要講經緯度,大概就有一個方向了,乃至北半球、南半球,這南北也是我們劃分的,這就叫假施設,就叫世俗諦,我們任何的常識,乃至佛陀所說的五蘊、六處、煩惱、業等都是世俗諦。

        從勝義諦來看,假施設是假合的,不是真理〈真相〉,但是從世間法來看,它是真實的,是大家所共許的,不然我們沒辦法生存的,社會也沒有秩序,對人生真相也無法認識。在這些世俗諦當中,有一些是「正世俗」,有些是「倒世俗」,什麼叫正世俗?像我們剛說的,我們的常識世界,所認識的一切,例如:高雄的市花叫木棉花,木棉花從種子然後長大變成一棵大樹,然後開花,葉子掉光,這是真的、還是假的?這是真的,是正世俗,你親眼看到,你的親身經歷,而且其中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是有些是倒世俗,是一種錯亂,例如我們小時候都做過一種實驗,就是把筆放在有水的玻璃杯裏面,從杯子旁邊看過去,筆是歪的,你再拿起來看,卻又是直的。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折射的原理,可是當我們親眼看到的時候,如果不知它的原理,就會相信筆是歪的,這叫做倒世俗,是一種境相的錯亂。又譬如說你在山上,喊一聲「阿彌陀佛」,然後停一下,就會聽到一個「佛」字的回音,這個回音是真的,還是假的?它是不存在的,不是有一個人在那邊喊,它只是聲音的回來,這也是境相的顛倒。

        另外,還有一種倒世俗是六根的顛倒,比如說色盲,色盲的人看到紅燈就要走,看到綠燈就停,我們看到紅燈停、綠燈行是假施設,是正確的,可是色盲的人,因為他眼根顛倒,一看到紅燈他以為是綠燈,就要走了,這是一個顛倒。

        第三種顛倒是我們意識的顛倒,意識顛倒比較麻煩,其成因有的是透過不正確的修行造成的,有的是精神上的疾病,後者的原因還可以分為因為不正確的修行所造成的,或是因為外來的刺激等等,這些都是屬於識的顛倒。但是如果是腦細胞產生變化,而產生精神病的話,這樣的人是屬於根的顛倒。

        總之,倒世俗可分為三類:外境的顛倒、六根的顛倒、意識的錯亂等,這三種都會影響我們對世間的認識,把正確的看成顛倒的,這種倒世俗很容易分辨。如果是正世俗,我們一般人會執著它是真實存在的,有人、有父母、兄弟、姐妹,有山河大地、有太陽,地球繞著太陽轉,月亮繞著地球轉。這個我們認為都是真的存在,這種對正世俗的認識與執著,是佛法根本上要我們去對治的問題。

        《金剛經》要講的是:在這個正世俗的當下,如何以世俗諦去看到勝義諦,而它不直接去描述世俗的種種,是直接講勝義諦。勝義諦就是第一義,就是空性、離相、無我。在世間一切法的緣生當中,看到它的無自性,超越能所二邊的分別,從中去除一切執著。而《地藏經》就不一樣,《地藏經》講很多的世俗諦,比方說有地獄、有鬼王、有業報因果,以及人在生病的時候,或是臨命終之前,要怎麼樣行善才能夠救對這個病人有幫助,它是從世間法來教導我們,如何去惡修善。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十品中處處講「迴向法界」,回向法界是一種空性的迴向,可見經中之義仍有回到勝義諦之跡,只是就就整部經之比例言,著墨不多。雖然在文獻學上已提出對《地藏經》是偽經的論典,但在斷惡修善這一路線而言,對世間一般人仍然會起很大的鼓勵及警惕的作用,佛法本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先於世間因果上,能夠確信並努力,再進一步從世間的無常變化當中,去認清緣起、無自性之理,放捨一切自他的執著,即能漸入勝義諦。所以,不論學界如何論斷,就身為一位佛教徒而言,只要能夠把握佛法根本教義,從三法印的思惟去理解經典的內容,未嘗不能有所增益。

[釋金剛]

        金剛是一個比喻,在佛法裏面,常用金剛來比喻般若,何以故?金剛是世間的寶石,般若是出世間的智慧,這是用世俗諦來形容勝義諦,因為勝義諦沒辦法用一個具相的東西來解釋,只好用世俗諦的金剛來形容它,而且是因為金剛有三個特色可以形容般若的殊勝:一是堅固,不容易破壞;二是透明、清淨;三是力量強大,能破壞一切事物,就像把鑽石磨尖了,可以割堅固的東西,金剛也是,這個堅固、明淨和快利,就是在形容般若。

        首先要說的是:有般若智慧的,其心力堅固,不容易改變,而且在面對一切外境的時候,不容易被打敗。我們現在常常遇到境界、挫折的時候,不論是家裡的親人不和、公司的人事不順,或是事業的挫敗,常常令我們心意消沉,甚至走不過來,所以現在自殺的人多,為什麼?就是被逆境打敗,心力不夠堅強。具足般若的人,他的心力會很堅強,因為他能善觀緣起,這是後話,以會再詳細說明。

        第二,具足般若的人,內心明淨,清淨透明。他有智慧,不容易去造作惡業,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點是凡夫最難做到的,所以儒家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踰矩。」但是儒家所說的不惑與佛教的不惑不太一樣。如果我們具足般若的時候,內心是清淨透明的,什麼叫清淨透明?看盡一切世間冷暖,世間一切的起起伏伏,看到別人起高樓,再看別人樓塌了,看別人如何升、如何降,這當中我們自己警惕,一清二楚,所以明淨,甚至自己面臨無常變化時,不易被情緒牽著走,能保持理智清明的心,做比較客觀、無私的思考與抉擇。

        第三,用金剛來比喻智會能快利、破壞一切堅固的煩惱。當內心有貪慾、瞋恚等煩惱時,可以用般若智慧對付它,反之,智慧愈具足時,愈不容易起煩惱。而且一位菩薩行者,在世間行六波羅密時,更需要般若智慧。例如:布施的時候,知道什麼該做、不該做,什麼時候做最恰當,要用什麼態度去做。人家來毀謗你的時候,我們也不會為了一已之利而受他的影響,但是遇到惡人、惡法、謗法、謗僧、謗佛的時候,我們也有般若智慧去對付他,對付他不是把他抓起來打,而是怎麼樣可以提醒他,怎麼樣扭轉他,或是怎麼樣等待他回心轉意等等,我們很快就可以判斷,這就是般若智慧的功能。

[釋般若]

        接著要知道「般若」是什麼?般若是音譯,直接用梵文的音來翻譯,要讀「ㄅㄛ ㄖㄜˇ」,與文字現在的讀音不同,這讀音可能是譯經之時,華北地區的口音,現在的北京話就不這樣讀了。就如同台語「稀飯」,在大陸東南一帶,乃至臺灣就有不同的讀法,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發音。我們也可推論出,佛經中很多的破音字是這樣來的。歷來祖師大德在翻譯佛經時,有五種情況不翻成意思,而直接用音來譯,就是所謂的「五種不翻」:(一)為祕密之故; (二)多種含義,例如比丘一詞,兼具乞士、怖魔、應供等意思,所以不可以只任擇其一而譯;(三)此方所無故,如閻浮樹、菴摩羅果等物,都是產於印度等地,我國並沒有,故保留原音;(四)順古之故,例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指無上正等正覺,然自東漢以降,歷代譯經家都以音譯之,故保留前人翻譯的規式;(五)為生善故,如般若、釋迦牟尼、菩提薩埵等,一概不譯為智慧、能仁、道心眾生等。

        般若的意義是什麼?是智慧。這個智慧不是我們一般講的智商,與人類的智商並不相同。佛法裡面把智慧分成三種:生得慧、加行慧和現證慧(後得慧)。什麼叫「生得慧」?也叫做生得智,是與生俱來的智力,可是在佛法裡的「生得」,除了是與生俱來的之外,還加一點後天的學習,所以它是先天的智商加後天的知識。有些人生下來比較聰明,正常人的智商大約90~130左右,若是130以上就可以說是天才了,這與生俱來的智力,跟我們過去生的熏習〈業力〉有關係,以現在的科學來講,是說跟基因、遺傳有關。可是生下來智力很高,後天不努力,學習環境不好,求學過程不順利,也不會有智慧,「生得慧」是共世間。

        第二、「加行慧」是不共世間的,是聞思修而得。為什麼叫加行?就像開車,加油就會使速度變得比較快,我們有生得智慧,可是不一定明白世間的真相,若透過佛法的修行,去聽聞佛法、思惟、實修,親身去體驗佛陀說的法是不是真實的,用身心來驗證世間真相,就是加行智,也叫加行慧。有了加行慧,才會進一步得根本智,就像踩油門使車子行走,才會到達目的地。根本智就是無分別智,對於外境不會用我們所習慣的善惡、好惡去分別,無分別智是透過修持而得,也叫現證慧、後得慧。什麼叫證悟?可以說是一種覺性。比方說,我們小時候,有些小朋友學九九乘法表,不管你怎麼教他,他就是不懂為什麼2+2=4,可是你慢慢用各種方式告訴他,用蘋果也好,用橘子也好,有一天小朋友會了,然後開竅了,於是知道2+2=4,即使2+3=5,他都能夠明白,對這位小朋友來講,他是覺悟,他現證的。你怎麼教,他都不懂,有一天他突然懂了。同樣的,我們對於「空性」,聽得是,可是有一天,從自己的身心經驗當中去知道什麼叫無自性空,那時就叫做現證。真正的般若是現證慧,是根本智。

        有的人聽經一下就很容易進入,有些人都聽不下去,這是什麼?是加行,還是生得?有部份是生得,大部份是加行。例如生得慧可能比較弱,但是我們用功,有時候聽經,或是修行起來,比一些聰明的人還快,對不對!佛法就是這樣,雖然說生得慧,不見得就是固定不變,這裡面也有無常觀,智力比較好的人,不見得他進步比較快,因為他沒有加行。所以,有人說「我沒有讀什麼書,沒有學歷,如何能夠聽經聞法?」這樣沒有自信也是不對的,一旦有加行,也許他會比別人更快懂得佛法,也能證到般若。

        今天先講到般若的翻譯及意義,下禮拜再談有幾種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