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座(2)

主講法師

見岸法師

《金剛經》的幾項特色

般若經典的形成時期,含概了整個大乘佛教的初期、中期及後期。

代表初期大乘的般若經有以下幾種:下品般若經,以《道行般若經》為代表,還有《摩訶般若波羅密多經》、《小品摩訶般若經》也是屬於下品般若。屬於中品般若的有《光讚般若經》、《放光般若經》,另外還有鳩摩羅什翻的《摩訶般若經》,前面屬於下品般若經部類的《摩訶般若經》是竺法護及曇無讖他們所翻譯的。而上品般若就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600卷大般若經的前400卷初分,400卷以後的中、後分則是比較晚出現。以上所說的下品般若經類、中品般若經類跟上品般若經類,都是屬於初期大乘的時期出現的經典(西元前50年~西元後200年)。

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因為《金剛經》集成出現的時代,大概在中品般若經的時候,所以它的內容裏面雖然含有下品般若的思想,但是最主要的還是中品般若的思想。在《金剛經》中有哪些地方看得到下品般若經類的內容呢?首先是經序的部分。經文說:「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這一段在說明佛陀在人間平常性的生活。在下品般若經類中,如《道行般若經》、《摩訶般若經》都有這種人間性佛陀的記載。第二點是著重無相,無相在《阿含經》裏面叫做離相。第三是菩薩行,重利他與無我,後來的大乘經典的菩薩道觀念,都是從這裏出來的。這三項是屬於與下品般若相契合的部分。

◎無相法門

我們先來了解所謂的「無相法門」。經文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要知道一切法的相都是虛妄的,見到一切法的虛妄相,才能見如來。我們常講「見法則見如來」,那個法是什麼?《金剛經》說這法就是無相法、非相法,也就是你要看到一切法的虛妄無常性,這是要我們去證悟的、修證的,不是像現在這樣只是理解而已,聽聞、理解是幫助我們思惟、修證,我們現在聽得懂,才能夠進一步去觀察一切現象皆是虛妄不實的,都是緣起假合的,能看到一切相都是虛妄沒有實性,也就不會去執著它一定要這樣、一定要那樣。透過這樣的觀念,再去修行,才能夠見法、見到空性、見到非相,這樣就叫做見如來。在本經文中並不用「空」,也就是說下品般若的經典,是從部派佛教進入大乘佛教的時期,不講「空」,而是講「無相」。

還有一段經文:「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是在《金剛經》中很有名的離四相,詳細的四相意義,我們放到解釋經文時再講,現在先提綱契領的說明重點。這裡說的是眾生,剛剛講要見如來,應該要離我相,才能見如來,也就是見法,而所謂法應包括一切眾生。另外,經中又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要離一切相,才叫做諸佛,這是從果德來看,要證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要先修無相法門,這是從修行來講。好!這是無相法門。早期般若還只是講到無相,後來空性的思想,在這無相、無我的法門中發展出來,所以《金剛經》多講無相,沒有說空。它保持了早期原始般若、下品般若的風貌。可是,我們誦600卷的大般若經裏面,就處處講空,例如講十八空--我空、人空、法空、眾生空、空空……等,總共十八空,講空可以分的那麼細微,是在比較後期的經典中才出現。

◎人無我與法無我

第三、菩薩行重無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修菩薩行之重點在無我的觀照。這四相以我相排第一個,就是要行者先離我相,若離我相就可以離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經文又說:「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佛說一切法沒有這四相,就是說當成為一個菩薩的時候,要離我相,不會認為自己是菩薩。我們要知道,修菩薩道必須有因緣和合成就的,不是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實質「菩薩」在行菩薩道,那裏眾生有苦難,就那裏去,沒有眾生及其他的因緣,就沒有所謂「菩薩」的概念,所以經文說「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菩薩不是一個名詞,它只是形容你去做了利益眾生的事,而不是有一個人真的叫做菩薩,有如此之正見即是無我相。

有人說《金剛經》只講人無我,不講法無我。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原始佛教時代,佛陀為比丘講人無我,從五蘊色身裏去看到無常、無我,一切皆是和合相,故說五蘊無我,《心經》云:「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講的是人無我,因為修行的重點放在個人如何可以解脫、可以出三界以及如何可以得涅槃,它直接從眾生的身心入手,所以說人無我。到了大乘初期的時候,不僅要看到人無我,在利濟眾生的時候,一定要清楚一切法都是無我相,否則就會去執著眾生相,執著自己所做的一切善業。

所以到大乘佛法的時代,不僅講人無我,還要講法無我。可是人無我跟法無我有沒有優劣之區別?在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一書中有清楚的說明:要是先證得人無我,很快就可以證法無我,因為人也是一切法之一,所以只要證到五蘊無我,進一步就可以去觀察到一切法的無相,一切法的無相叫法無我。反過來,也可以廣觀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我,不論是山河大地、鳥魚蟲類,或是自己,這一切一切的事項,廣觀它的無我性,一切沒有自性,都是因緣條件的和合。當我們可以廣觀一切法無我的時候,自己不也是一切法之一?以法無我為基礎,針對斷除自己的煩惱去證人無我。因此,能證法無我者,必然也能證人無我,二者並不相違,就看我們修行從那裏入手。如果從我們剛剛舉的經文來看,《金剛經》一直在強調「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其實也有無法我的經文,如「無法相,無非法相,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等。印度大乘佛教初期的般若法門,是先觀無人我,然後悟入諸法實相。

下品般若有一個特色,就是讚歎持經。我們之前講《法華經》的時候,也讀到有好幾處經文在讚歎持經功德,對不對?例如說到聽聞、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法華經》之功德不可思議等等。《金剛經》也是,而且是用較量的方式,告訴我們用七寶布施、用恆河沙布施,都不如受持此經,乃至於四句偈的殊勝。經文說:「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不論是外財還是內財,外身還是內身,以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來布施,都比不上有人對經典有信心,甚至是聞持經典,所以學般若要先有信心,那麼福德即勝過前面百千萬億劫等身布施,何況是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這種層層較量,是在下品般若時代大量出現的。

◎三句句型與二諦之理

接下去講與中品般若相符的地方,整個《金剛經》最主要的重點大部分都在這裏。第一、佛有五眼;第二、大身,在中品般若的初分就出現大身的名稱。第三、重利他行;第四、三句句法,在《金剛經》裏面三句形式出現很多次,例如「是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所謂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這三句就是在講世俗諦和勝義諦,也可以說是三諦:世俗諦、勝義諦與中道諦。它的文法就是:先肯定,然後就否定,最後則是結論。即然肯定了,又把它否定掉,為何又再肯定它?第一個肯定,跟第二個肯定有何差別?這樣的邏輯要表達是什麼意思?

我們先從世俗諦與勝義諦來了解。般若經要講的是空性,也就是勝義諦,而且著重在由自己去證悟這空性之理,對外在環境要從緣起法去證悟它是虛妄、不實的,一般人若不了解為何是不實的,有人會害怕、不能接受,或嗤之以鼻。在現實生活中一切都是那麼真實,佛陀卻告訴我們說是假的,這棟房子是假的,世界是假的,動物是假的,你是假的,我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那我活著幹嘛?眾生不知、不能接受,所以佛陀要講世俗諦,告訴我們說:有哦!有人、有六道輪迴、有因果、有業報,讓我們先建立有因果、有業報等觀念,等到有了這些觀念,再告訴我們六道不是實有,它是緣生的,既然是緣生,必然會因緣而滅。只要有人的惡業、惡行像地獄的性質,這群眾生的業行聚集在一起,生活就像地獄,甚至召感地獄的依報環境。再例如說阿修羅在那裏?阿修羅的個性是什麼?瞋恨!只要有眾生、有任何生命形態,他的個性像阿修羅那樣瞋恨,那麼他死掉以後,這群生命的力量就會聚集在一起,就會變成阿修羅道。反過來講,三千大千世界裏面所有生命形態,沒有一個生命形態的內容是瞋恨的,那麼還有沒有阿修羅道?同樣的,所有的眾生通通不慳貪,還有沒有惡鬼道?所以不是有一個區域叫惡鬼道,等我們跳進去。這樣可以明白嗎?因為煩惱顛倒,所以凡夫會執著有固定的生命、固定的環境世界,可是佛陀要我們去看到它的非實在性。

所以三句句型的經文,就是先從世俗諦去肯定凡夫生活經驗中的一切,不違背生活經驗中所建立的道德、善惡等法則。再教導我們去觀察、體悟這些現實經驗、法則必是其來有自,不是永恆不變,只是相對的真實,是會生滅變異的,既然有所變異,如何能肯定說必定是什麼,所以一切法的本質是空性。能從此二思維徑路去體證所謂的真俗無礙,在空性當中去依緣成事,不違於理、不背於事,就是具足中道的行者。依印順導師的研究,他說此三句句型的經文,就是中品般若所強調的二諦--真諦與俗諦,要達到真諦可以先從俗諦入手,從俗諦當中去顯發真諦,《金剛經》不過是把這二諦形式化、公式化。大家回去再研究、研究,多讀幾次經文,就會有所了解。其他三個與中品般若相合的特色,我們下個禮拜說明,之後再解釋《金剛經》的經題及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