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晚上7:30 「念佛共修」

每月第一個週日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 「慈悲三昧水懺共修」

在《法苑珠林》卷三十六中,記載一個與香供養有關故事,有一國王名盤頭末帝,為毘婆尸佛起造舍利塔而供養之。
我們對於修行、對於佛道有任何疑惑的話,必須先把疑問釐清,當內心沒有任何懷疑時,才可能向下一步邁進。
學習因緣法最重要的就是要知見因緣果報的關係,世間一切事都是有因有緣才會成熟結果、才會受報。
第七品的後半段是接續昨天的懺文,說明因果業報的關係,這是《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的內容
人是否一定會有冤結?又為什麼會有冤結呢?因為人的六根緣六塵,對境生貪恨、對人會生怨親
今天共修的《梁皇寶懺》第六卷,內容是接續昨天第五卷〈解冤釋結第九〉品經文,但是兩卷懺文內容差異很大。
今天要共修第七卷,此卷的內容有接續昨天的〈解冤釋結第九之餘〉,以及〈自慶第十〉、〈警緣三寶第十一〉,還有〈懺主謝大眾第十二〉…
今天是初八,子時一過就是初九,初九有「拜天公」的民俗。為什麼要「拜天公」呢?其實就是感謝護法天神的意思。
為什麼要為三惡道眾生禮佛呢?懺文提到,我們眾生「勝劣之因,皆由於業」。好的業怎麼來?修仁義、修佛法而來
所謂菩薩迴向法有何不同?通常我們在迴向時,內心其實是有所求、有所冀望的,也就是說我們在生活中、在內心裡還有不如意之處
  1. 最新消息
  2. 法師開示
  3. 長老開示

在聯誼之後

2004-09-26 2260 見岸隨寫